xiner

3577(2-3)目录-2
3577-(4)版权頁2-印刷版
3577(2-3)目录-2
3577-(4)版权頁2-印刷版

經濟導報 3577期

作者:經濟導報社 ╱ 日期:2024-09-29 ╱ 多媒体版 ╱ 已保护 0.36 棵树

香港金融要發展 喜新不厭舊

林少喜

 

       香港金管局19日緊跟著美聯儲降息50個基點,算是給了香港金融界一劑強心針。香港有聯系彙率制度,香港與美國的貨幣政策保持高度一致也是順理成章。
       國家確立香港八大中心,國際金融中心無疑最為重要,也是香港最為人所熟知的一個定位,不過這幾年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成色受到了挑戰。作為香港金融的重要支柱,港交所曾經有過“紐倫港”的輝煌,前兩年仍列全球第5位,去年已經是跌至第8,居於新加坡之後,這在幾年前是不可想像的。
       在去年10月30、31日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中央提出: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。在國家層級上提到城市名字的只有香港、上海,這當然是香港的榮光,不過結合當時的環境,恐怕責任比榮光更大一些。中央既有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迫切要求,又有進一步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殷切期待。
       形勢不容懈怠,香港要想真正扮演好國際金融中心這個重任,就得拿出更多的干勁和魄力。留意到香港行政當局大展拳腳,在新興市場包括中東、東南亞等四處出擊,譬如說跟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加強金融聯通,為內地企業“走出去”保駕護航;又或是做好綠色金融、人工智能金融等新興領域的開拓。效果怎樣不好說,不過看起來忙得很。對於開拓新的市場,自然是好事,不過要明白,開拓同時,更要好好守住原有的傳統大市場,尤其是那些發達國家的市場。別把這塊市場給弄丟了,那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。
       不管香港喜好與否,美國、歐洲等金融市場,仍是國際金融市場的主角,而且市場量壯觀,對於香港來說無疑是大奶牛。新興市場再火爆,也根本撐不起香港金融業原有的份額。要是把這些老主顧們扔了,那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鞏固也提不上,更別說提升了。
       香港金融界得像過去那樣,繼續同發達國家們保持著緊密無間的合作關系。香港得以成為國際金融中心,是與這些發達經濟體合作起家的,香港要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,一定也得和這些發達經濟體保持良好關系。過頭話少說,過頭事少做,多做點有助於改善和保持關系的。如果把香港看成一家公司,我沒有看過一家公司會把給生意做的大客戶得罪的,對方給你生意,還經常挨你罵?沒有這樣的長期客戶吧?環境不友善,客戶自然會流失,這是常識,不過近幾年總有違反常識的事發生。發展是硬道理,一切要以香港發展為要務,要以香港金融發展為要務。中央在經濟方面給香港有充裕的政策自由度,香港繼續發揮自身獨特優勢,比如以市場規則為依歸、法治環境透明度高,當好內地和世界超級聯系人的角色,相信一定能繼續吸引各市場主體的眼球。
       香港金融業要在當下的大變局中立於不敗之地,單單是守舊或者只盯著新是遠遠不夠的,香港還得繼續營造自由開放、人才輩出的金融氛圍,持續吸引全球資金和人才扎堆,這才是它立足環球金融中心的根本基礎。
       面對新形勢新挑戰,香港管治當局是不是調整一下工作思路?也許思路一變,天地變寬!

留言版

xiner

新书上架

热门刊物

最新信息

經濟導報 3577期

请填入账号及密码